您所在位置:首页 >> 健康咨询 >> 正文


七大因素诱发心脑血管病

[日期:2018-06-27]    来源:  作者:

  主讲人:北京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郑耐心

 

  2016412

 

  心脑血管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“杀手”,一旦治疗不及时,就有猝死的风险。它每年夺走约1500万人的生命,数字接近世界人口总死亡数的1/4。我们应系统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预防知识。

 

  我国心血管病患者2.3亿

 

  相关数据显示,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总人数约2.3亿,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病。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,平均每11秒就有一人被夺去生命,成为我国居民最主要的疾病死因,且死亡率还有不断攀升的趋势。不仅如此,在我国,高血压患者有2.7亿,糖尿病患者有1.1亿,高脂血症患者2.5亿,烟民3.6亿,肥胖及超重人群4.2亿……这些庞大的群体,都可能是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在人群。

 

  更为忧心的是,在承受病痛打击的同时,心脑血管疾病还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。有临床数据显示,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一次院,一般要花掉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;如果是农村居民,则会花掉其人均年收入的1.5倍。对一般人来说,这无疑是个巨大的负担。

 

 

  七大因素诱发心脑血管病

 

 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血液黏稠、动脉粥样硬化等所导致的心脏、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,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七种。

 

  高血压。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,管腔变细,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。

 

  高血脂。血脂黏稠的直接危险就是动脉硬化,而动脉硬化会导致一系列危险,如冠心病、老年痴呆、糖尿病、脑中风等。

 

  糖尿病。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。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,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,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、脑梗、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。

 

  吸烟。烟草中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血管运动中枢,损伤血管内皮,导致动脉硬化。多项研究证实,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。

 

  年龄。很多人的心脑血管病风险从40岁就开始“蠢蠢欲动”了,近年来更是有了年轻化的趋势。另外,女性从45岁左右开始进入更年期,体内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的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,尤其在绝经期后,心脏病风险更是明显增加。

 

  肥胖。研究表明,肥胖是血压和血糖升高的“罪魁祸首”,还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关键诱因。控制体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意义重大。

 

  心脑血管病家族史。医学上认为,如果父母或祖父母有心脑血管疾病,子女患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。

 

  主动预防是关键

 

  心脑血管疾病虽可怕,但并非不可防治。相关研究显示,80%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引起的,其中高血压占35%,抽烟占32%,高胆固醇血症占11%。而这些危险因素,完全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来避免。建议日常生活中尽量做到以下几点。

 

  合理膳食。饮食需遵循以下原则:食物多样、谷类为主;吃清淡少盐的食物;多吃蔬果和薯类;常吃奶类、豆类或其制品;经常吃适量鱼、禽、蛋、瘦肉,少吃肥肉和荤油。

 

  远离烟草。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,还要注意远离二手烟。 适量运动。建议在运动时,心率要维持在“170-年龄”这个水平上。因此,可多选择健步走、慢跑、游泳、骑车、跳舞、打球等有氧运动。

 

  心情愉悦。研究发现,笑可以释放压力,保护血管内皮,让血液循环更顺畅,血压也相对稳定。

 

  定期体检。腹部肥胖的人、抽烟酗酒的人、高血压患者、糖尿病患者,血脂高的人及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,都属于高危人群,特别是以上危险因素占到两种甚至两种以上,危险系数更高。建议以上人群每半年至少做一次全身体检,并重点关注血压、血脂、心电图等指标,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。▲(生命时报记者 单祺雯)

阅读: 次 
关闭窗口
上一篇: 脸上四个变化提示肝不好
下一篇:没有了
本文评论
正在加载评论列表...
发表评论
评论表单加载中...

平山分局 | 明山分局 | 溪湖分局| 南芬分局 | 本溪县局 | 桓仁县局
设计维护:本溪市公安局网站管理处 联系电话:024-42833684 网站备案号:辽ICP备14008047号
政府网站标识码:2105000054 公安机关备案号:辽公网安备21050202000068号
技术支持:深圳市神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